谁能料到,赣超踢了两轮,被大家喊“大表哥”的南昌队,一场都没赢,现在在北区积分榜上垫底呢?这事儿搁谁那儿都得咂摸咂摸——毕竟南昌可是省会,足球氛围按理说不该差到这份儿上。
反观赣州,那才叫“冰火两重天”。上一轮他们主场踢球,球场里挤了两万多人,把看台塞得满满当当;这轮更绝,直接干到了36249人。我蹲在现场看了会儿,那阵仗真跟过年赶大集似的——球迷举着自制的加油牌,小孩骑在脖子上拍巴掌,连卖烤肠的大爷都跟着喊口号,嗓子哑了都不歇。
说真的,这数字搁全省都是头一份。省会球队踢主场时,我之前去转过,看台上稀稀拉拉坐百来号人,好多座位还空着。有回跟球迷聊,人家直叹气:“咱也想热闹啊,可比赛总差点意思。”到底差在哪儿?赣州这地儿,足球不是“精英运动”,是街头巷尾的谈资。我有个赣州朋友,平时在菜市场卖鱼,比赛日准保提前收摊,换身球衣就往球场跑,他说:“咱老百姓踢球图个乐,看球也图个乐,没人装讲究。”
赣超火起来的,可不只是比分。你看那球场外的夜市,比赛前一小时就支起了摊子,炒粉的、卖冰啤酒的、套圈的,吆喝声跟加油声混一块儿,比球赛还热闹。有外地球迷专门坐高铁来,看完球在朋友圈发:“赣州这地儿,足球比景点还吸睛!”当地文旅局的人跟我说,最近酒店入住率涨了三成,好些人看完球还想去宋城、通天岩转转——“踢完球逛古街,这才叫‘文体两开花’。”
可话说回来,南昌队为啥不给力?我翻了翻赛程,前两轮对手都不弱,有中甲降下来的队伍,也有专业队背景的。但更关键的是,南昌球迷的热情好像没完全“点燃”。有场球我去现场,看台上年轻人居多,可举的应援牌大多是“南昌加油”这种笼统的,没像赣州那样有本地球队的专属口号、队歌改编。有老球迷跟我唠:“咱南昌足球底子不薄,以前也出过国脚,就是现在缺股子‘拧成一股绳’的劲儿。”
赣超的魅力,说白了就在“草根”俩字儿。没有大牌外援,没有花里胡哨的商业运作,就是普通老百姓在场上跑,场下喊。你看赣州那个守门员,之前是工厂钳工,训练都是下了班赶过来;前锋是快递小哥,送完件直奔球场加练。他们踢得可能不专业,失误也不少,可那股子拼劲儿,比看十场欧洲联赛都带劲。
现在的问题是,赣超能不能把这股子热乎劲儿“变现”。赣州已经开了个好头,球场外的文旅联动、球迷经济,都在往良性方向走。南昌要是能把球迷的热情重新攒起来,把本地球队的故事讲出去,说不定下一轮就能打个翻身仗。毕竟,足球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输赢,是那座城、那群人,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疯、一起乐的劲儿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配资评测网,配资配资网,炒股配资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