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8日,A股市场在震荡中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分化大戏。沪指在资源股的强力支撑下,创下年内收盘新高;创业板指虽一度触及年内高点,却在科技板块的拖累下无奈回落。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1.57万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,市场交投活跃但热点散乱,个股涨跌家数基本相当,多空双方在万亿关口激烈博弈。
盘面分化中,资源类板块强势崛起,成为引领市场的重要力量。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走强,华宏科技涨停;锂矿股持续活跃,盛新锂能封住涨停;有色金属、煤炭等传统资源板块同样涨幅居前。这些板块的集体发力,凸显了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下资源品价值重估的追捧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以游戏、光伏、CPO、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普遍承压。CPO概念股冲高回落,源杰科技跌超5%,光刻机概念股虽有尾盘异动,但整体科技股表现疲软,折射出部分资金对前期涨幅较大品种的获利了结意愿,以及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微妙变化。
市场在万亿成交额下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,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驱动。一方面,经济企稳向好的预期不断强化,叠加全球范围内对战略资源的重视度提升,为资源股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。另一方面,科技成长板块在经历前期快速上涨后,部分细分领域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,叠加产业层面短期催化因素减弱,资金暂时转向更具性价比和防御属性的方向。这种结构切换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市场在特定阶段寻求新平衡的自然选择。
展望后市,市场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,但需警惕高位震荡风险:
1. 资源股趋势性机会犹存:在通胀预期与经济复苏共振下,稀土、锂矿、有色金属等资源类板块仍具中长期配置价值,但需警惕短期过快上涨后的技术性调整。
2. 科技股分化中孕育机会:调整后的硬科技领域(如AI算力基础设施、半导体设备材料等)若遇产业催化或业绩验证,有望重获资金青睐。当前回调为优质标的提供布局窗口。
3. 量能是关键观察指标:持续维持万亿以上成交是市场维持热度、承接板块轮动的必要条件。若量能显著萎缩,需警惕市场整体调整风险。
沪指虽创年内收盘新高,但市场内部的分歧与轮动清晰可见。投资者需避免追涨杀跌,在震荡中把握结构主线——深入挖掘受益于经济复苏、政策支持且估值合理的板块,特别是资源领域具备持续性的细分龙头;同时密切跟踪调整充分、景气度确定性高的优质科技成长标的。当前万亿成交下的市场,机会与风险并存,精准把握结构性轮动脉搏,方能在分化行情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配资评测网,配资配资网,炒股配资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